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

时间:2025-01-11 02:09:13
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

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,人们对善于迷惑男人的女人是不怎么友好的,人们常常称她们为“狐狸精”。狐狸本是动物,一旦和女人联系起来,便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含义。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。

  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1

有人说,这个很好理解。在聊斋故事中,狐狸一旦成精,往往化身为年轻貌美的女子,并与人类产生爱情。聊斋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,时间久了人们便用狐狸精代指一类女人了。

这种说法虽有一定的道理,但也不完全正确。其实,狐狸成精在聊斋故事成形之前就已经发生了。

成书于秦朝前夕的《吕氏春秋》曾有大禹治水并娶涂山九尾白狐为妻的故事。传说大禹治水旷日持久,年近三十而未成婚。大禹行至涂山时,遇到九尾白狐。九尾白狐化身为漂亮的涂山女,后来在人们的.祝福下,与大禹结合。类似的故事,在东汉《吴越春秋》等著作中也有记载。

因此,我们可以说最迟在汉朝,在人们的观念里狐狸已经成仙,能够幻化人形。但此时的狐仙是心地善良,形象还是比较正面的。

狐之为善,并且成仙,与狐的图腾象征意义有关。众所周知,狐是一种是生育能力很强的动物。在远古时期,一般生育能力强的动物一般都会受人尊拜,以至成为图腾。狐也不例外,在古代,狐的地位可与龙、麒麟、凤凰相提并论,位列四大祥瑞之一。所以,狐狸成仙并不奇怪。既然成仙,一定会有法术的,幻化人形便是其中之一。

但是汉代以后,狐的法力逐步增强,尤其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,狐法力无边,而且还被赋予了人类的智力和情感。在这一过程中,狐作为祥瑞的地位急剧下降。至唐代,在《太平广记》中“狐魅”一词开始出现。魅从鬼,未意为“花香袭人”,引申为“外貌讨人喜欢”。在说文里,魅干脆就成了“老物精”。由此可见,在唐代狐的形象就已经交恶了。在后世的小说中,文人受此影响更倾向于将狐塑造成一个亦仙亦妖的不祥之物。

用狐代指某类女人,其实还有另一层意义。干宝在《搜神记》中曾有“狐始来时,於屋曲角鸡栖间,作好妇形,自称‘阿紫’”以及“狐者,先古之淫.妇,其名曰阿紫。”的记载。在这个解释里,狐与性联系在一起,俨然淫.兽。由狐幻化的人形,性感妩媚,专门魅惑男人。

无论是狐仙还是狐妖,一旦被赋予了魅惑的含义,便离现代意义上的狐狸精不远了。

  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2

有点小心思,但却有着绝对的想法

善变的性格,巧妙圆滑的为人处世

机灵、狡黠,喜欢捉弄人,却还是关心着每个人

首先,狐狸一般长得很顺人眼,也就是说狐狸长得好看。

其次,宠物狐狸很会跟主人撒娇,很讨主人欢心。

讨人喜欢的女生很多都具有狐狸的'那些讨人喜欢的特点。

1、这只火狐紧紧追赶着野兔,它那红色的身体在青山坡上像团跳跃的火球。

2、狐狸那尾巴,像深红的火焰一样,松弛柔软地拖在雪地上。

3、狐狸外形似狼,脸部稍长,耳为三角形,尾巴长,毛蓬松,专食野鼠家禽。

4、一只黑色的狐狸从树丛里闯出来,一副尖尖的嘴脸,嘴里喷吐着腥臭的气味,脸歪扭着,狡猾地转动着眼睛,然后拖着长长的尾巴大摇大摆地朝前走去

5、这是一只非常美丽的狐狸。全身毛色火红,像涂了一层油彩,在阳光下闪动着华丽的光泽;身段优椎,四肢匀称,两只肉感很强的耳朵挺神气地竖立着;那条雪白的眉毛使它的鼻子眼睛和整张脸显得生动传神,甚至还有几分妩媚。

  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3

一、狐——从瑞兽走向妖兽

“狐狸精”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。在东晋时期的志怪小说《玄中记》中就提到:“狐五十岁,能变化为妇人,百岁为美女,为神巫,能知千里外事。善蛊魅,使人迷惑失智。千岁即与天通,为天狐。”狐作为瑞兽,源于上古时期对高禖神(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)的图腾,这在夏、商、周三代的始建者身上都有体现。

无论是“禹娶涂山女”的神话,还是《诗经》中对于狐的描写,都包含了先民对多子多孙、后代昌望的期盼。母系社会,人们只知其母,不知其父,而父系社会的建立需要抬高男性的地位与尊严,与之相适应的图腾便纷纷升高为祥瑞之神兽、有德之兽,狐也不例外。

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中记载的篝火狐鸣的故事“狐鸣呼曰‘大楚兴,陈胜王’”显然表明狐作为神的地位;《说文解字》关于三德的阐述:“其色中和,小前大后,死则丘首”更是与白色的九尾狐有关。一直到两汉以前,狐作为祥瑞之说仍然很是盛行。

而汉魏之际,狐作为祥瑞之兆的色彩开始淡化,出现了狐信仰与狐妖之说交互并行的现象。狐在被妖魔化的同时,也不断被人化,文章开头《玄中记》关于狐的记载就是将狐人性化的例子。

魏晋以来,儒家文化的没落,道教文化的兴起,修炼之术盛行,在追求升天的过程中,人们产生了妖、仙的观念,而由动物修炼成人的过程中,妖就成为了过渡的类型。

于是,可以幻化成人的狐,就自然成为了妖。到唐时狐化为妖来魅人的故事就很多了,《太平广记》、《广异志》、《宣室志》等书中都有相关记载。从唐以后,狐作为符瑞之物的早期影响在走向衰落,狐,也从瑞兽走向了妖兽。

二、“狐狸精”——女性的专属

其实,早期的狐意象并非只是女性,而是中性的。《西京杂记》、《搜神记》等书中对雄狐都有所记载,“栾书冢,棺柩明器,朽烂无馀。有一白狐,见人惊走。“这里的狐便是以丈夫的形象出现的;

《搜神记》中关于狐的记载有十三篇而其中关于雄狐的故事(包括狸在内)就有十一篇。这一阶段也出现了雌狐的影子,大多是以婢女的形象出现的。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这一时期封建男权制的强化,女性地位的低下。

雌狐的记载就更多了,《搜神记》中的“阿紫”,《洛阳伽蓝记》中的孙岩狐妻,甚至白居易在诗《古冢狐》中,都抒发对狐变女的惊叹。远古时期的人们对于狐的崇拜是根植于“集体无意识的”,因此,雌雄狐神并行不悖。

妲己无疑是“千古第一狐狸精”,但是,“狐狸精”发展的高潮出现在我国政治经济空前发展的唐朝。徐敬业不堪一个女人,也就是武则天把持国政,盛邀骆宾王大才子愤而写就《讨武檄》之后,“狐媚”隆重登场。此后,把“狐狸精”带出帝王家的李师师、秦淮八艳之首的陈园园,更是将社会对“狐狸精”的定义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父权制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意识形态上的',是保护男性普遍优先权的性别关系秩序。所以,“狐狸精”便成了贬低女性、反衬男性崇高与权威地位的代名词,并延续至今。

三、当代社会的“狐狸精”文化

现如今,提到“狐狸精”,人们脑海中首先闪现的两个词一定是“有魅力”和“风骚浪荡”。一个女人如果单纯的有魅力,那么在一般情况下,她是能交到很多朋友的,因为对一名女性来说,如果同“有魅力”的女性走得近的话,很可能也会为自己带来更多资源。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作“定势效应”。

因此,一个“有魅力”的女性,一般是不会受到女性同胞们的排挤的,相反,这还可能使她在女性中更受欢迎。然而,一个“有魅力”的女人,如果还“风骚浪荡”,利用自己的美貌去刻意吸引男性(尤其是已婚男性)的目光,那她就要小心了,这很可能会让她成为所有女性“公敌”。

当然,对“狐狸精”褒义的解释并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,在大多数人心目中,“狐狸精”仍然是一种“坏女人”形象的存在,仍然是浪荡魅惑的女子的象征。这离不开根深蒂固的父权制文化,同时也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。

总而言之,“狐狸精”从神到妖的发展轨迹以及人们对她或贬或褒的矛盾心态,都反射出不同历史条件下社会生活、大众文化、民俗信仰的影子,而“狐狸精”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,还在继续。

《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